2025.01.02
學員心得陳○妮(台藝大/美術)
(1) 師大-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(諮商組) 正取
(2) 市北-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(諮商組) 【探花】
(3) 屏東-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正取
(4) 文化-心理輔導學系碩士班 【榜眼】
(5) 銘傳-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碩士班(諮商心理學組) 正取
(6) 淡江-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正取
(7) 北護-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碩士班(諮商心理學組) 備取
基於兒時受到輔導時接觸藝術媒材的經歷,我在國中時選擇了美術領域,一路讀到了大學畢業。十年後再次面臨生涯轉變的階段,輾轉從事過美術教育與學校行政職的工作後,我發現在工作中我傾向深入探索人的需求,並經常從心理學的書籍找到不同的可能性,因此非本科系的我在幾經摸索與思量後,決定嘗試報考諮商所,辭去原先的工作成為全職考生,讓人生道路再度與諮商領域接軌,也開啟了這趟奇妙的旅程。
過去校系的性質,讓我從未像其他科系的學生一樣,擁有需要埋首苦讀的考試經驗。在決定報考前,看著簡章上繁多的應考科目,甚至不知道何謂統計、測驗與研究法,深知僅憑藉著熱忱肯定無法在競爭的考試中脫穎而出,因此我選擇來到教育家,期望借助補習班的課程,進行更深入的學習。
春季班的上課期程是 3 月至 5 月,然而我個人是 5 月下旬才正式報名,因此春季班課程皆以函授方式補課。暑期班開課前只有一個多月時間,當時尚未辭去工作的我,唯一的目標即是在一個月期間「把完全陌生的統計課程聽懂」。教育家函授課程的優點在於「不限制看課的次數」,也讓我能夠在上課跟不上或聽不懂時,藉由重複觀看來跟上課程,為暑期班的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暑期班的上課期程是 7 月至 9 月中旬,如果說春季班的目標是打地基,暑期班就是正式開始搭鷹架、灌水泥。基本上春季班講過的內容暑期班都會涵蓋,這段期間也是課程最密集、知識量最龐大的時期。我在暑期班的目標有三,包含「跟上課程」、「吸收知識做筆記」與「運作讀書會」。
暑期班的課程相當密集,因此沒有什麼比在課堂上聽懂更節省時間。暑期班期間我都會盡量到班上課,除了借助情境脈絡來深化知識以外,更重要的是督促自己不要養成缺課補不完課的習慣,同時在課堂上有任何問題,中間休息時間或下課後都有老師悉心解惑,盡量讓同學不把問題帶回家。
除了上課之外,回家後藉由自行閱覽研究、期刊補充課外知識量,整理成筆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上課聽懂跟轉化成自己能理解的知識是兩回事,考試最終的目標是將知識轉化後輸出成答案,因此透過製作筆記,利用表格與心智圖快速掌握學派或章節的重點,方便日後開始練習考題時提取。
特別感謝教育家在暑期班的前幾堂課為同學們媒合讀書會成員。讀書會的功能不僅是共享資源、互相解惑、督促進度,更是在焦慮或自我懷疑時提供支持與普同感的夥伴。有緣份的夥伴可遇不可求,但仍建議同學們如果有心經營讀書會就盡量不藏私,考試是場持久戰,認真、願意付出且有實力的人會一起走到最後。
(三)秋季班
秋季班的上課期程是 10 月至 12 月,暑期至秋季班前我個人突然因為甄試交件截止日期逼近而感到焦慮,一度停止三週讀書進度從零開始準備甄試備審資料,最終也毫不意外地落榜了。 倉促的準備時間及落榜結果除了讓我身心俱疲,也打亂了原先規劃好的讀書進度,因此在秋季班期間我重新調整讀書方法,將上課的時間稍微轉移到「寫考古題」,在暑期班知識累積充足的前提下,「做筆記」與「寫考古題」並進,從題目裡找出常考的概念,訂正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生疏的弱點,一併整理成筆記反覆複習。
秋季班的筆記與暑期班不同,內容會依據近年常考的內容製作成寫考題時能應用的筆記。例如輔導原理的部分,暑期班的筆記是按照 Corey 章節分學派製作表格,而秋季班的筆記是我們讀書會一起將常考的議題(如:創傷知情照護、網路成癮、校園霸凌)製作成模板;而統計、測驗、研究法的部分則是將重要概念以申論題的方式製作成條列式筆記。
11 月上旬補習班安排的模擬考讓我意識到彼時能力的不足,因此開始大量練習各校考古題。一開始寫題目時,寫錯、寫不完、不會寫而感到挫折都是正常現象,隨著練習達到一定的數量會發現相似的概念與題型反覆出現,慢慢掌握寫題的技巧後,這些練習過的題目就是進入考場不能放過的基本分。
(四)考猜班
考猜班的上課期程是 12 月至考試當年的 1 月,考猜班課程不會再補充新的知識,也建議同學們在最後階段盡量避免攝入新的內容,著重複習且熟練之前學到的知識。考猜班就像交屋前抓漏,主要目的是針對近年各校考古題進行解題,並藉由解題的過程協助同學發現自己比較生疏的概念,在最後階段進行補強。
從考猜結束到考試前大約兩週時間,此時「焦慮、自我懷疑、防衛性悲觀、不知道自己實力在哪」等感受與想法會達到頂點,但越是焦慮的時候請越要穩住心態,為避免自我跛足,我在這段時間採取的策略是「持續寫題、規律飲食、穩定作息、親近正向的人事物」,自己塑造具支持性的環境,全身心投入讓自己浸泡在考試的氛圍。
正式進入考試階段,心態的調適尤其重要,收卷的那一刻無論剛才表現的好壞,我都會提醒自己要隨即拋之腦後,盡快投入下一場考試,回家再針對不會的題目進行檢討,訂正完後就不再執著。
考完試到一階名單公布的時間很短,有些學校會要求提供自傳與讀書計畫,少數學校會要求研究計畫。建議同學即使沒有要參加甄試,仍可以在 12 月完成備審資料的初版,才不會在一階名單公布後準備地太過倉促。
我和讀書會同學從 10 月開始每兩週會進行一次諮商演練,但 1 月開始為了專心準備考試而暫時停擺,直到一階名單公布後,才在兩週(內密集加練。諮商演練的重點包含「觀察員回饋」和「考官問答」,觀察員能夠協助計時、記錄、回饋,發現諮商師自己難以察覺的非語言訊息,提供改善建議;考官問答則是了解面試會被問到的問題,也是讓自己重新整理諮商歷程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