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學職涯的最佳助力!專辦心理心輔研究所補習班|培養心理師與諮商師|教育家文教機構

EDUCATOR INSTITUTE

學員心得

114年臨床所 推甄準備經驗分享-黃○愷

2025.04.11

學員心得

錄取學生及學校

黃○愷(台大/心理) 

(1) 政大-心理所(臨床組)  正取

(2) 成大-行為醫學所(臨床組)   正取

一、個人背景

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應屆生,由於轉系前的原科系成績較差,在校GPA 3.84,轉入心理系後學年平均為4.185,拿過一次書卷獎。

二、相關經歷

*參加過三個Lab meeting參與(臨床組2發展組1) 

*協助教授進行科技部計畫(工商):文獻討論、發放問卷、初步資料整理 

*協助台大嬰幼兒語言發展實驗室施測實驗

*國科會大專生計畫 

*心理學年會口頭報告*1(工商心理學領域) 

*心理學年會研究論壇*1(發展心理學領域) 

*臺大世界志工社幹部:花蓮與尼泊爾志工營隊

*臺大神經生物認知學程生 

*多益920分

三、報考動機

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心理學,也不斷的探索工商、知覺、發展等領域,總覺得將心理學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以造福人類,是一件很酷且很有意義的事。而在大三時同時參加了發展組與臨床組的實驗室,在觀摩臨床組針對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實驗,以及獨立執行兒童心智理論的專題計畫後,發現自己喜歡執行心理學研究、將心理學應用於臨床、幼教領域,因此很確定自己未來要攻讀研究所。再加上修完變態心理學、發展心理病理學與自閉症等課程後,深刻體會到病理機制、療效性研究對於兒童早療與衡鑑的重要性,很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臨床心理師,透過臨床介入協助個案及早改善問題行為以銜接就學、就業。因此在大三時先修教育家的心方課程,同時著手整理推甄資料、積極參與工作坊與研討會。

四、推甄學校&結果:  

(一)推甄學校 

 台大、政大、成大、高醫、長庚    

(二)推甄結果(一階/二階成績): 

 每一所都有進二階 

* 台大85/80(二階未上) 

* 政大90/89.5(正取) 

* 成大93/91(正取) 

*高醫(二階與台大撞期)

*長庚(台成放榜後才面試)

五、準備過程

(一)3-5月   

春季班心方+普心,因為有先修上一期的心方,再加上普心大致還有印象,因此以雲端上課為主。春季班的統計建議認真聽,暑假銜接會比較順利,可以要求自己至少每一個統計觀念、定理、檢定的邏輯弄清楚,計算可以等有空暑期再練習(春季題本+課本範例)。如果有確定要推甄、報考研究所,可以陸續整理履歷與跟學習歷程,以便後續撰寫備審資料。因為我這段期間正在撰寫大專生計畫的成果報告,因此順便思考推甄的研究計畫書可以如何延續成果並設計實驗,有餘力的考生這段時間可以多看文獻。  

(二)6-8月   

這段時間我除了著手投稿心理學年會,同時著手撰寫研究計畫書。但撰寫研究計畫書時改了三個研究主題,遇到的兩難包含有興趣但是過去研究不支持假設、研究主題無明顯臨床用途等等,建議在研究題目與實驗設定時不用太要求創新、冷門或複雜,研究計劃書是讓教授們了解考生的研究潛能、實驗法與統計的掌握度、研究興趣,未來進到研究所也不一定會執行這份研究,因此建議寫一份中規中矩又能展現研究興趣、臨床應用價值的計畫書,較不容易出錯或是具爭議性。8月中旬開始我也開始將研究計畫書給系上教授、學長姐看並小修小補,記錄他們的建議開始猜測教授的出題方向。       

由於推甄結果不一定如意,因此我同時準備筆試的考科複習,夏季班的心方、臨床全跟,而普心、認發因為過去還算熟悉,會挑大章節雲端上課。這段時間也有透過補習班組讀書會,定期實體討論補習班的題本與講義內容。我也快速看臺大心統講義、游恆山的臨床心理學(政大筆試必看)、變態心理學,若當週有討論普心題本則會快速閱覽危芷芬的心理學導論。

(三)9-10月   

針對各學校所提供的簡章製作備審。我個人是按照成大簡章規定的架構,製作各校的備審資料,並針對各校臨床組教授的專長,適當凸顯不同的經歷與特質。舉例而言,政大的備審我會凸顯更多執行兒童實驗、修習相關課程的心得,台大則會強調自己探索過不同的臨床組實驗室,凸顯研究潛能與學術開放性。此外,由於預期教授審閱每份備審的時間有限,因此為了讓教授短時間之內對我的研究潛能與專長有所了解,我在備審第一頁先放上履歷表。自傳也建議凸顯報考動機(與生命經歷相連結)、個人特質(適合臨床組的特質)。至於排版風格因人而異,我個人傾向簡單明瞭為主,以Word排版並用粗體、色塊凸顯標題與重點,並附上圖表與圖片,呈現出專業、學術的感覺。身邊有其他同學花錢請人排版與美編,可以自行考慮與斟酌。   

順利進入一階後,補習班會安排學長姐分享前一年的考題與面試流程,也開放考生線上提問。可以彙整學長姐、ptt、dcard上的題目,猜測與模擬教授可能會問的問題並擬好答案。面試前我也有請讀書會的朋友扮演面試官,針對過去的題目、自傳與履歷的內容提問,至少正式練習兩次以上。面試前一定要熟悉自己的自傳、履歷、專題成果、自我介紹講稿等,放平常心去面試即可。 

至於筆試的科目準備,我心方與臨床的秋季班有實體上課並寫考古題,普心與認發則只寫章節考古題,並定期與讀書會討論。  

六、面試過程:

(一)成大   

於行為醫學所內報到後,系上兩位學姐會請考生在外等待,面試前15分鐘會通知入內等待。兩位學姐會主動找考生聊天,提醒一些注意事項。輪到自己面試時會請考生將包包放置於教室外,但可以攜帶紙本資料進去。   

進入教室後由兩位教授面試。考生會被請示坐在長桌的對面。若有攜帶紙本資料,教授會主動詢問並領取。以下是當天的面試問題,教授會依據考生的自我介紹中所提及的研究興趣,選擇由哪位教授做為主要面試官。     

 1. 請自我介紹兩分鐘 

 2. 推甄了哪幾所?原因為何?如果都上了會去哪一所就讀? 

 3. 剛完成國科會計畫與年會發表,可以簡單敘述研究結果嗎? 

 4.在你的自傳中有提到小時候曾接受ASD衡鑑與短期的語言治療,想請你回顧成長經歷,有沒有哪些特質是你認為符合DSM-5的診斷標準,而這些特質對於你未來成為臨床心理師,有什麼優勢與劣勢呢? 

 5.呈上題(追問),還有哪些性格與特質是符合臨床心理師這項職業的呢?     

面試氛圍輕鬆,以聊天與分享的形式面試。由於成大行醫所推甄不需繳交研究計劃書,因此相較於台政等其他學校,面試問題主要圍繞在人格特質、成長歷程反思與申請動機,若有特殊研究經歷也會穿插詢問。面試時間到後,教室外會有提醒鈴聲,兩位教授會歸還紙本資料並結束面試。  

 (二)臺大   

面試前會到心理系北館一樓右手邊報到,並且在旁邊的椅子坐下等候。輪到考生時進入北B教室內,三名教授會分別坐在對面、左側、右側。考生需在前方的小講台打開預先寄給台大的研究計畫簡報,開始5分鐘的自我介紹+研究計畫介紹,剩下10分鐘由教授提問,5分鐘到時會響鈴通知。教授的題目大多圍繞在研究計畫的實驗設計、變項關係,其次詢問報考哪幾間學校與未來研究興趣,例如:請再詳述XXX的定義,以及XX為何被歸類於這變項中、為何假設這個中介模型,變項間是否會有相關、如果系上教授的專長與研究題目不符,會如何抉擇。教授發問時會很一針見血,但也會很認真釐清考生的想法與思考邏輯,因此穩住陣腳、闡述清楚即可。時間到點後教授會主動結束面試,離開前再去簽到處簽名。   

 (三)政大   

面試前到果夫樓一樓報到,考生可以去一間教室休息,前一名考生開始面試後會被請至面試教室外等待。入座後前方會有兩名臨床組的教授與兩名一般組的教授,並有一名計時人員。先進行兩分鐘的自我介紹後再開始進行提問。臨床組的教授會圍繞在研究計畫進行提問,以下是當天被問到的問題: 

 1.高比例的自閉症患者同時診斷為智力障礙,研究計畫只納入智力分數70以上的族群,研究成果的外在效度是否較低?若要納入全部的ASD族群,要如何調整認知作業內容? 

 2.研究計畫的臨床應用為何? 

 3.冷熱執行功能的定義與歸類 

 4.除了研究能力,你認為自己還有什麼特質可以勝任臨床工作者? 

 5.目前各校的錄取狀況?   

綜合三所學校的面試內容,可以發現問題大多圍繞在過去研究或服務經歷、研究計畫書的內容(統計、研究法、臨床應用)、人格特質、申請動機。盡量在面試時展現對於研究計畫的熟悉與專業度,以及對於臨床心理領域的動機與熱忱,告訴教授們自己準備好進入研究所、成為一名科學與實務並進的臨床工作者。  

七、給學弟妹的建議

在準備推甄的過程中,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履歷不夠出色,也害怕花太多時間因此無法兼顧筆試準備,甚至害怕落榜等等。但建議考生們: 

 1. 專注於當下的準備,可以趁這個機會回顧生命歷程、學習經歷,反思自己為什麼想推甄心理所,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 

 2. 提早開始準備備審、研究計劃書、推薦信,才能抽空準備筆試考科 

 3. 善用補習班、校內提供的資源,尋求旁人的建議並調整面試的應答 

 4. 突顯並放大自己的優點,將自己推銷給各校教授,展現自信

 5. 時時鼓勵自己,並把面試當成大學的成果發表會,展現自己、不留遺憾